訃聞中家族的稱謂以及訃聞內的附屬文書記載

自己做訃聞, 訃聞名單, 訃聞, 訃聞多久出來, 訃聞親屬, 訃聞親屬範圍, 訃聞製作, 訃聞家族名單, 訃聞稱謂表, 訃聞格式, 訃聞申請, 訃聞寫法, 訃聞請假正本, 訃聞家屬名單, 訃聞如何處理, 訃聞自己印, 訃聞何時發, 喪禮訃聞, 假訃聞, 訃聞樣式, 訃聞家屬, 訃聞親屬稱謂, 訃聞稱謂, 訃聞怎麼申請, 請假訃聞, 訃聞發送, 訃聞範本, 印訃聞, 訃聞適, 訃聞沒有名字, 訃聞家屬, 訃聞親屬順序, 訃聞稱謂, 訃聞適林, 訃聞該怎麼處理, 訃聞怎麼看, 訃聞稱謂寫法, 電子訃聞, 訃聞還是訃文, 訃聞範例, 訃聞名字, 訃聞怎麼寫, 訃聞怎麼發, 訃聞內容, 訃聞不孝男, 訃聞怎麼處理, 訃聞印製, 訃聞郵寄,

訃聞列名, 電子訃聞格式, 喪禮訃聞, 訃聞是指喪家赴, 白話訃聞範例, 訃聞稱謂順序, 訃聞顏色區分, 訃聞順序, 訃聞寫法稱謂, 訃聞處理, 訃聞名字, 訃聞配偶, 訃聞封面寫法, 訃聞寫法範例, 訃聞內容寫法, 現代訃聞範本, 訃聞範本下載, 府君訃聞, 電子訃聞製作, 訃聞印刷, 訃聞給公司, 胞兄訃聞, 訃聞處理, 訃聞不孝男, 訃聞發給誰, 訃聞孝男不孝男, 訃聞娘家, 喪假沒有訃聞, 訃聞電子檔請假, 訃聞通知, 訃聞顏色, 訃聞格式, 訃聞電子檔, 發訃聞, 訃聞離婚寫法, 訃聞收件人寫法, 剩餘訃聞如何處理, 90歲以上過世訃聞, 訃聞義女, 訃聞封面稱謂寫法, 訃聞年齡, 訃聞郵寄方式, 寄訃聞要貼郵票嗎,

壹、訃聞中家族的稱謂
一、 以顯考(妣)為抬頭時的範例
1.以兒子名義為父親發訃聞例(父逝母在時:抬頭用顯考則自己稱為孤子)
顯考○公諱○○府君痛於中華民國○○年○月○○日○時○分壽終正寢…子女
等隨侍在側
孤 子 ○○ ○○ 泣血稽顙
媳 婦 ○○○ ○○○ 泣血稽首
孤 女 ○○ ○○ 泣淚稽首
女 婿 ○○○ ○○○ 拭披頓首
說明:父逝母在時如果子女已長成應以子女名義為父親治喪,自己謙稱「孤子」、
「孤女」以與 抬頭「顯考」相對稱。如必須以母親名義發訃聞時,則抬頭就須改
用「先夫」,若不自稱「孤子」、「孤女」時,可改用「男」、「女」自稱,不可用「孝
男」、「孝女」等,因「不孝男等隨在側…」顯然前後稱稍矛盾。

2.以兒子名義為母親發訃問例(母逝父在時:抬頭用顯妣則自己稱為哀子)
顯妣○母○孺人諱○○慟於中華民國○○年○月○○日○時○分壽終內寢…,子
女等隨侍在側
哀 子 ○○ ○○ 泣血稽顙
媳 婦 ○○○ ○○○ 泣血稽首
哀 女 ○○ ○○ 泣淚稽首
女 婿 ○○○ ○○○ 拭淚頓首
說明:母逝父在而子女早已成家立業時,應以子女立場、毋親治喪,自己謙稱
「哀子」、「哀女」或「男」、「女」以與抬頭的「顯妣」相對稱。如必須、父現
名義發訃時,則抬頭就須改用「先室」而非「顯妣」了。

3.以兒子名義為父(母)親發訃聞(父母已不在了)顯考○公諱○○府君
顯妣○母○太孺人名○○慟於……子女等隨侍在側…
孤哀子○○○○ 泣血稽顙
媳 婦○○○○○○ 泣血稽首
孤哀女○○○○ 泣血稽首
女 婿○○○○○○ 拭淚頓首
說明:父母皆已不在了的自稱應為「孤哀子(女)」,家族自稱不可加「孝」字。

4.由於「孤子」、「哀子」、「孤哀子」的用法往往被誤用,而且「泣血稽顙」非一
般人容易分別,所以不論是父親或母親逝世時均可以通用:「男」「媳」「女」「婿」
「同泣啟」,
顯考(先嚴)○公○○府君顯妣(先慈)○母○孺人名○○慟於中華民國○○年○
月○○日○時○分壽終正寢……子女等隨侍在側…
男○○ ○○
媳○○○ ○○○
女○○ ○○
婿○○○ ○○

二、 以顯考妣為抬頭時範例
1.以妻名義發訃聞例
先夫○○○君慟於中華民國○○年○月○○日(○月○○日)○午○時
○分逝世;妻率子女隨侍在側…
妻 ○○○
孤 小 ○○ 泣啟
說明:夫死子未成年時應以妻為夫治喪發訃聞是理所當然的,「妻」等,避免
用「未亡人」(乃發抬貞 「先專制政體下的名詞,(不人道)。丈夫逝世雖有
公婆在仍應以妻的名義發訃聞。抬頭用夫」絕不可用「顯考」、「故考」等字。
2.以夫名義發訃聞例
先室○○○女士不幸慟於中華民國○○年○月○○日逝世…夫率子女等隨
侍在側…
夫 ○○○
哀子 ○○ ○○ 同泣啟
哀女 ○○ ○○
說明:妻死子未成年時應以夫為妻治喪發訃聞是正常的,自稱「護喪夫」、「夫」
等。從前父母可在妻亡故時自稱「不杖期夫」父母不在而妻亡故時,稱「杖
期夫」。抬頭用「先室」不可。用「顯妣」、「故妣」等字。
3.以媳婦名義發訃聞例(因為兒子早逝)
先翁○公諱○○先生慟於…媳率孫等隨侍在側 先姑○母太孺人名○○慟
於…
媳婦 ○○○ 同泣啟
孫 ○○ ○○
說明:翁死婆老或婆死翁老或翁婆都不在了,因獨生子早逝,或子女都已不
在,以媳婦名義為翁姑治喪發訃聞是應該的。不可用已故約兒子名義發訃聞,
如果必須讓親友知道其已故兒子 的姓名,可在「媳婦」的次一行寫「亡男」
即可。
4.以女兒名義發訃聞例
先嚴(考)(父)○○○先生慟於…女兒隨侍在側…
先慈(批)(母)○母○○○慟於…
孤女(哀女) ○○ 泣啟
說明:父死母老或母死父老或父母都不在了,且無兒子當然由女兒治喪發訃
聞。
5.以贅婿名義訃聞例
顯考○公諱○○府君慟於…○○○等隨侍在側…
顯妣○母○夫人名○○慟於…
贅婿 ○○○ 同泣啟

女 ○○○
說明:贅婿即全子婿,其身份應比照孤哀子,有人把贅婿寫成「降服男」是
不雅的。
6.以女婿名義發訃聞
顯岳考○公諱○○慟於…○○○等隨侍在側……
顯岳妣○母○○○慟於…
女婿 ○○○ 同泣啟
女兒 ○○○
說明:只育一女且已出嫁,由女婿與女兒聯名為岳父母治喪發訃是無可厚非。
7.以孫名義發訃問例
顯祖考○公諱○○府君慟於…承重孫○○等隨侍在側
顯祖妣○母太孺人○○慟於…
承重孫 ○○
承重孫媳 ○○○ 泣放
期服孫 ○○ ○○
說明:子女輩皆已不在,由孫輩為祖父母治喪發訃聞時,稱祖父為「顯祖考」、
祖母「顯祖妣」;長孫媳為「承重孫媳」;孫為「期服孫」或直接稱「孫」
即可。
8.以父母名義發訃聞例
故男○○○君不幸於中華民國○○年○月○○日○午○時○分因○逝世距
生於民國○○年○月○日得年○歲現停柩於○擇於民國○○年○月○日
星期○○午○時在○舉行奠禮隨即發引火化
父 ○○○
母 ○○○
悲啟
說明:未婚子女或未成年子女逝世,由父母治喪發訃聞時,稱亡者為「故
男」、「故女」或直接稱「故長男○○君」,自稱為「反服父」及「反服母」,
亦可直接自稱「父.母」即可。
9.以兄弟姊妹名義發訃聞例
故胞兄(弟)○○○不幸慟於…
故胞妹(妹)○○○不幸慟於…
或先兄○○○君不幸慟於…
胞弟(兄、姊、妹) 泣啟
說明:父母已不在而未婚之兄弟姊妹逝世當然由兄弟姊妹負貴治喪發訃聞。
1○.以機關公司團體治喪會名義發訃聞例
本廠○廠長○○先生不幸慟於中華民國○○年○月○日○時逝世距生於
民國○年○月○日享年○○歲擇於民國○○年○月○日星期○○午○在
○舉行家奠禮○時公奠隨即發引
○○工廠○廠長○○先生治喪委員會 敬啟
說明:以機關公司團體等組治喪會時,可以用治喪會名義為其發訃聞,

也有家屬與治喪會同時在一份訃告中發訃聞。惟「○公○○先生治喪委
員會」一定要十一字或十六字組成,才符合 「生老病死苦」中之「生」
字。
三、 訃聞稱謂解釋
(一)孤哀子:
無父謂之「孤」,因而父死自謙稱為「孤子」,無母謂之「哀」,故母死自
謙稱為「哀子」。父母皆已亡故時要自稱「孤哀子」,亦可乾脆自稱為「男」
或「子」就一目瞭然。如稱呼「不孝男」固為謙稱但稍稱俗氣,至於自稱「孝
男」「孝女」那就貽人笑柄,那有 自己對外人表示自己非常孝順呢?「孝男」
「孝女」的「孝」字在台灣語音讀為「守孝」的 「孝」字。認養或過繼之子
女應視同孤哀子女。
※兒子必須依序排列,過繼給他人者,祇須註明出嗣○姓即可,兄弟之間除
姓氏互異需標明外,否則一律不寫姓。
※家族中的人員已歿者,可在名字外加一方框示別,如 或「○○○」
(二)媳 婦:
子之妻謂之媳,「媳」與「子」是相對稱,故應並列,而且要連姓帶名寫
在其丈夫的名旁。媳在家庭中關係此女兒重要,故不可列在女兒之後,可簡
稱「媳」。
(三)孤哀女:
孤女、哀女、孤哀女三種自稱與孤哀子之用法同,可簡稱為「女」。女性
如己出嫁者,係以回娘家奔喪自居。於其名下加註(適○)或只寫夫姓,如玉
蕙(吳),代表他歸宿姓○,以分別於未婚,如與女婿並列就不小括弧了。
(四)女 婿:
女婿係「半子」,有女才有婿,故女婿必須緊排在女兒之邊以成偶。兩女
婿是外人須為其姓名,我國禮俗男女只要一訂婚即可稱「準女婿」或「準媳
婦」故均宜列入。如果女婿是屬於「入贅」的,則應規其情形列為子或婿,
或稱謂「贅婿」。
(五)義子女:
分為兩種:
1.乾女兒或口頭認親之子而不同而居之義子
2.幼時沾「水米」之恩之義子
(六)期服孫:
古人重「長孫」,如子輩均不在由孫輩發訃聞,則抬頭為「顯祖考(妣)」
而下款長孫自稱為「承重孫」,其他為「期服孫」即內孫兒。「孝孫」兩係
別人之稱呼。「承重 孫」之妻為「承重孫媳」,「期服孫」簡稱「孫」,
其妻「期服孫媳」簡稱「孫媳」。古人 因嫡傳中之「長孫」地位特殊故
而承重孫獨列,今人孫輩當中已不分軒輊,所以一律稱「孫」即可孫女與
孫女婿可參閱女兒與女婿。
※孫輩要比孤哀子輩降一格,或者平行而將子輩字體印大
(七)外 孫:
女兒之子為「外孫」,其妻為「外孫媳」;女兒之女為「外孫女」,已婚
者加(適○),其夫婿為「外孫女婿」。四者皆要冠本姓。
(八)曾 孫:依序可分三種:
1.「內孫之子女稱「內曾孫」簡稱「曾孫」、「曾孫女」。
2.外孫之子女稱「外曾孫」、「外曾孫女」。
(九)玄 孫:
曾孫之子女稱為「玄孫」、「玄孫女」。外曾孫與曾外孫之子女稱為「外
玄孫」外玄孫女」。玄孫之子女稱為「來孫」、「來孫女」。
曾孫、玄孫與來孫皆屬幼輩,如子孫繁多不易一一列名可以代表性列名。
例如:○○○等
(十)侄 輩:
如家族人口簡單就列「侄輩」,或「侄輩」稍有名望亦可印入,但須印
在家族之後,即子、媳、女、婿、孫、孫媳、孫女、孫女婿、外孫、外孫
媳、外孫女、外孫女婿,如有曾孫就按著印曾孫,如無曾孫,才印侄輩。「侄
輩」之順序:「侄」、「侄媳」、「侄女」、「侄女婿」如還想再印則為「侄孫」、
「侄孫媳」、「侄孫女」、「侄孫女婿」、「外侄孫」…等,可參考閱前數項。
※侄輩也可列在「護喪夫妻」「護喪胞兄弟姊妹」等之後。
(十一)夫 妻:
古語:「少年夫妻老來伴」,夫妻是人一生中最富感情也彼此最了解的
人,相互信賴終生「情人」,放夫妻應列名且比孤哀子抬頭一字,字體並稍
大。夫妻結髮數十年感情彌篤,六十歲以上而喪妻者,丈夫應以「護喪」
者之身份迭她,故稱為「護喪夫」或稱「夫」。反之,「護喪妻」或「妻」
之用法同。或乾脆以「夫」、「妻」稱呼即可。
(十二)兄弟姊妹,叔伯妯娌之用法:
這些人與護喪夫妻及歿者本人同輩,可加「護喪」兩字,或直稱「胞
兄」、「兄嫂」、「胞弟」、「弟媳」等,女性歿時則稱呼改為「夫胞兄」、「妯」、
等。但其中有已故者在內,就不可列「護喪」兩字。
(十三)庚 男:
兒子同齡會之人,「庚兄弟」係與逝者同於齡會的人。
(十四)誼 男:
係指兒子結拜之人,「誼兄弟」係與逝者結拜的人。
(十五)族親代表、宗親代表、親友代表等具有身份地位者,或至親者皆可同列
護喪,端看篇幅大小而已。
(十六)如父母尚健在者,則最後應列「父親」或「母親」,傳統的稱謂是「反服
父母」,必須比「護喪夫妻」再抬頭一字,古諺;父母健在而子媳亡者為
不孝,應撻棺以責之,故「起靈」時父母應「撻摑」,當子女者泉下之靈
才安。
四、訃聞家族哀傷術語
(一) 泣血稽顙(首):
「泣血」形容父母之喪極怠悲痛,哭得眼中出血之意。「稽顙」即伏著

頭不能以帶孝哭喪著臉去面對人,「稽首」與「稽項」同義。故二句在「孤
哀子」中皆可使用。媳婦與女兒都有頭蓋蓋著臉,或要趴著哭泣,故應用
「稽首」。媳婦晨昏定省,奉之箕帚,女兒出嫁於外,雖為己出,但已屬別
人家,故媳婦同兒子「泣血」別於女兒之「泣淚」。
(二) 拭淚頓首:
凡「女婿」「侄女婿」「孫女婿」「義女婿」「胞兄弟」「姊夫妹婿」或其
他姻親男性者古來行禮方式為「頓首」。「拭淚」「抆淚」「揮淚」同義,哀
傷程度均以袖襟擦拭眼淚之意。而「泣」與「泣淚」即流著眼淚。
(三) 飲衽:
古時婦女行禮請之放衽。
近年來由於要使用上列哀傷形容術語,增加了喪主與印刷店的困擾,
故大多採用,「同泣起」三字都已涵蓋了也無不可。亦屬一大創新。
(四) 父母對子女,夫婦相對,同輩份的一律寫「悲」即可。兩宗親、親友可用
「鞠 躬」。
貳、訃聞內的附屬文書記載
一、委員會
1.原則:
今人往往為炫耀己榮,將無關長官、民意代表、顯達親友列為治喪委員
會委員,而這 些委員人真正「治喪」者,寥寥無幾。常有被列為「治喪委
員」的顯要人員稱這個「喪主」 是誰他都搞不清。有的洋洋灑灑的列了近
百名委員,結果出殯奠禮當天出席的不到二成,那真是荒唐,蓋所謂「治喪
委員」而奠禮當天不來「治」喪,名實豈能相副。
如真要成立治喪委員會那就要以真正能「治」喪的人為委員,而治喪含的工
作人員至少 要召開兩次協調會,召集人為總幹事,分配工作人員掌理事項
及決定一切事宜,一直到出殯奠禮當天喪主「返主」(葬後歸家)移交清楚後,
委員會始可解散。
2.名稱:
治喪委員含名稱常依「生老病死苦」五字排列,如「故王公有木治喪委
員會」(六十九年十月三十日)共十字係序為「苦」,應改為「王公有木先生
治喪委員會」共十一字屬生」為宜。
如「劉故廠長清泉先生治喪委員會」(六十八年十一月八日)共十三字屬
「病」,宜改為「故劉廠長清泉先生治喪會」共十一字屬「生」。
如「先祖彭公延年彭姓宗親會」(七十四年一月二一日彭德福)或「宗教
尼師讚頌追思委員會」(七十一年十二月三日)均屬十一字皆吉、「許媽朱太
孺人閨名柳治喪委員會」(七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十四字屬「死」,應改為「許
母朱太夫人治喪委員會」共十一字屬「生
3.組織:
治喪親友的成員以熱誠服務且時間許可者由喪主或召集人因材敦聘,如非
必要就不必 成立委員會,僅組成「治喪會」即可。如「海山社區林木先生治
喪會」、「閩南同鄉張公清寅治喪會」及「葉公清旺先生治喪親友會」等,成員
從數位至數十位不等,由總幹事等組之一般成立治喪委員合時,必經召集全體
委員開會,會中互推一人為主任委員、數人為副主任委員,其餘為委員,冉敦
聘正副總幹事及幹事若干名。若委員會未經召開,正副主任委員何由產生?

全商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