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奉祖先牌位的儀規

不管祖先牌位裡面有幾代,都應完整的整理謄寫,與你認不認識無關,而且不管你認不認識,在你祖先牌位內的都是你們的祖先或與你們家族必有淵源的才可能登入祖先牌位內,這是慎終追源、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的意義!祖先牌位的謄寫有一定的規儀,最好找位夠專業水準的老師幫你們處理!民間家堂上供奉祖上靈牌的位置,正中或左邊是奉祀神明的位置,右邊則為供奉祖先牌位(左右位是指家宅面對外的座向而言)。

一般家堂上供奉祖先靈牌,大都以最親,如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等,或有第幾世祖某某等,在祖先牌位內的都是家族的祖先或與家族有淵源的才可能登入祖先牌位內,傳家甚久的甚至有數百年、十幾代的祖先登載,這是慎終追源、追本溯源、飲水思源的意義!禮儀大師楊炯山老師更指出:「祖先的神主牌皆需依照傳統規矩寫上「顯祖考△△○公」或「顯祖妣△△○氏」字樣等七字,或立祖宗牌位,正中寫上「堂上○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等十二字。凡遇有新去逝的,則依次台灣民間供奉的祖先牌位書寫之研究填寫名諱上去,少數家族則會在牌位裡面依亡逝者性別分「男左女右」兩邊左右依序填寫名諱,填寫時也有一定的字數與規矩,即要符合「兩生夾一老」。」

按,古例是依「生、老、病、死、苦」等五種字數定儀,字數須符合「生、老」為吉,若落於「病、死、苦」則易招來厄運!所以,祖先牌位或墓碑上的字數,皆須按其規矩,以祈吉祥避厄。故而牌位或墓碑上正中,寫著往逝者或祖先稱謂名諱之處,須總共是七字、十二字等,以符「老(老去)」的字數。祖先牌位書寫範例(左右位是指家宅面對外的座向而言)
右邊(6 字)範例:甲申年臘月5立
中間(12 字)範例:堂上王姓歷代祖考妣之神位
左邊(6 字)範例:陽上子孫奉祀
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農歷)
端花桐梅蒲荔瓜桂菊陽葭臘月
「△氏堂上歷代祖考妣之神位」或「堂上△氏歷代祖考妣之神位」等,為十二字,符合「老(老去)」的字數,依「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上例的字數,若非七字即十二字,乃皆為符
合「老(老去)」的字數。而其中所增的「男倌女娘」的字,乃為了符合字數的權宜規儀。而牌位裡面登載的名諱下方左右上生、卒(歿)的年月日時,(一般正常規儀是牌位的左方(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右方)
題生,(我們正面看過去的方向的左方)題歿(卒)的年月日時)則須總共十一字。這尌是所謂的「兩生夾一老」的字數規儀!而且必須中規中矩,明白清礎,一來以示尊祟,二來才合規儀,三來,免至衰敗家運,四來方便後代子孫查核、登載。

因規儀繁細,故而一般人在安奉祖先牌位或新近亡逝而於對年「合爐(把新亡逝之名諱寫入祖先牌位總牌之內之謂)」之時,建議延請正統的道士、法師或知安神規儀的「先生」來擇取適合的吉日,祭拜之後,再一一按規矩與規儀行事。否則常有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而若一般人又不知規儀,若有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而不知,不是造成不敬尌是使後代子孫查核上莫明。所以,或者在登載族譜時錯誤百出、或不知祖先生卒之年、壽有多少,有時又不知祖先牌位中所載之人為何或祖先之中彼此關係(夫妻、叔、伯、早亡之男等),在實例中常有遇過的錯誤、荒謬、不清礎或不合規儀之處不勝枚舉,皆因當初登寫之時不知規儀之故,而使往後子孫多增困擾不順遂。

全商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