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晉塔?完整晉塔流程、供品準備與禁忌一次看

在傳統的喪葬儀式中,有許多不同的環節,而「晉塔」是最後一個儀式,當中有許多細節需要準備與注意,才能送心愛的親人好好走完最後一程。本文將帶大家瞭解晉塔是什麼,並一一說明晉塔完整的流程、要準備哪些供品以及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禁忌。

什麼是晉塔?

晉塔是指當我們的親人離世,經過火葬或土葬後,將骨灰(或骨骸)放進骨灰罈(或骨甕)中,接著挑選良辰吉日,再由家人送往靈骨塔內存放,這個過程就是「晉塔」,也可以叫做進塔或進金。因此,依照不同的安葬方式,可以分為火化晉塔與撿骨晉塔。

晉塔儀式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不僅是對過世親人的尊重,希望親人可以安息、永遠長眠,也是一個正式的儀式,讓家屬可以好好表達懷念與告別。此外,晉塔儀式其實還有風水上的考量,除了會選擇良辰吉日進行,在塔位選擇上,也會注意不同座向方位、樓層高低,都是希望能保佑後代子孫、家族一切順利。

晉塔參加人員

「晉塔女婿要去嗎?媳婦、女兒等家人要去嗎?」這是許多人在傳統晉塔儀式前常見的疑問。上,晉塔儀式通常會由直系親屬、其他親屬、宗教人士以及禮儀公司人員參與,以下將一一說明:

  1. 直系親屬:子女、配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孫女等,通常會參與完整的喪葬儀式。
  2. 旁系親屬:兄弟姐妹、伯叔姨舅姑、姪子、姪女、外甥子、外甥女等。
  3. 姻親親屬:岳父母、女婿、媳婦、姊夫、妹婿、嫂、弟媳、連襟、妯娌、妻兄弟姐妹。
  4. 宗教人士:指的是特別請來的法師或道士,會帶領家屬進行祭拜儀式,如誦經。
  5. 禮儀公司人員:會協助安排整個晉塔流程,包括場地佈置、準備供品。

誰來捧骨灰罈?

然而,晉塔儀式中,在亡者火化或土葬後,將骨灰罈或骨甕放進靈骨塔的過程,會需要有人負責「捧骨灰罈/甕」,這項習俗通常會交由長子或長孫擔任,因為在傳統觀念上,長子、長孫被視為家族繼承人,且過去觀念保守,這項任務通常會讓男性來負責。

除非沒有長子、長孫,或有特殊狀況而無法擔任,才會考慮讓配偶、長女、長孫女、兄弟姊妹或父母等親屬擔任。不過,隨著時代改變,大家對傳統觀念的看法逐漸開放,性別平權也越來越普及,誰來捧骨灰罈其實沒有硬性規定,主要還是看家庭狀況各自安排。

捧骨灰罈和捧斗一樣嗎?

在喪葬儀式過程中,「捧骨灰罈」和「捧斗」很容易被搞混,事實上,兩者是不一樣的儀式階段,象徵的意義也大不相同,以下我們將分別說明兩者的差異:

  • 捧斗:指的是家屬捧著裝有神主牌位的米斗,通常會在出殯儀式中進行。米斗是古代人拿來裝米的器具,在傳統觀念上,將神主牌位裝進米斗內,具有傳承與尊敬意義,期許後代子孫和亡者一樣為人正直;另外也有祈求家族順利的象徵,傳統認為有米代表有錢財,把神主牌位放進米斗有象徵家族富貴的意思。
  • 捧骨灰罈:指的是家屬捧著裝有亡者骨灰或骨骸的骨灰罈或骨甕,前往靈骨塔安放的過程,通常在晉塔儀式中進行。除了儀式階段和捧斗不同,象徵意義上,捧骨灰罈是對逝世親人最後的告別與懷念。

完整晉塔流程

快速看懂晉塔流程
遺體火化
挑選良辰吉日

備妥文件

(死亡證明、除戶謄本、火化許可證、起掘許可證、遷出證明等)

晉塔儀式

↙↘

基督宗教

舉辦追思會→晉塔安奉→獻花祝福

佛道教

迎靈→報到→祭拜誦經→晉塔安奉→燒化紙錢→圓滿

在瞭解完整的晉塔流程前,我們可以先認識晉塔分為火化晉塔與撿骨晉塔,這兩者的差別在於遺體的處理方式:火葬或土葬,因此在晉塔過程中,也會有些許差異。以下先簡單說明兩者在流程上的不同:

  • 火化晉塔:親人過世後,進行出殯儀式後將遺體送往火化場火化,接著將骨灰裝入骨灰罈,前往靈骨塔存放與祭拜。
  • 撿骨晉塔:親人過世選擇土葬後,若因特殊原因需要遷葬並撿骨晉塔,如風水改運、祭拜方便、基於時代觀念改變,考量環保因素或在公墓的土葬使用年限到期等,因此會擇日進行破土、撿骨、火化(也可以不進行火化直接裝甕)、裝甕,最後進到靈骨塔內安奉與祭拜。

因此,在完整的晉塔流程中,通常會包括以下階段:

晉塔流程 1:遺體火化

由於晉塔通常會選在與火化同一天,也就是家屬會在火化場領取完骨灰罈後,直接前往靈骨塔進行晉塔儀式。因此,家屬需要先和火化場聯繫好遺體火化排程,確認火化完成的時間,以免影響後續晉塔的時辰,切記要提前向火化場預約申請。同時也要和靈骨塔方聯繫,才能提前安排晉塔儀式的人力。

晉塔流程 2:晉塔擇日

晉塔通常會先看好亡者的生肖,挑選良辰吉日與塔位座向方位,這主要是風水上的考量,讓亡者可以獲得安寧之外,也保佑後代子孫一切順利。這裡要特別留意,每個流年都會有不同的沖煞方位和日子,通常會用「暫厝」的方式避開沖煞,或另選吉日。

「暫厝」是什麼?「暫厝」就是暫時入住,如果遇上沖煞,挑選的日子不宜晉塔,或塔位座向剛好是沖煞方,可以選擇「原位暫厝」,原位暫厝就是在塔位正下方墊刈金(5或7張),接著再把骨灰罈或骨甕斜著放進塔位,再另外選擇良辰吉日,把刈金取出來,骨灰罈或骨甕擺回正位。

晉塔流程 3:備妥文件

  • 死亡證明:通常是醫院開立的死亡證明書
  • 除戶謄本(或稱除戶證明):證明亡者已經脫離戶籍

※備註:以上兩項至少需要提供其中一項

  • 火化許可證 (火化):證明亡者遺體有經過申請核准火化
  • 起掘許可證 (土葬撿骨):證明亡者遺體有經過申請核准土葬撿骨
  • 遷出證明(遷葬):證明有經過申請核准進行遷葬

※備註:以上三項至少需要提供其中一項

晉塔流程 4:晉塔儀式進行

晉塔儀式依照不同的宗教信仰,會有不同的形式與流程,通常會分為基督宗教與佛道教兩種,以下將分別說明兩種宗教的晉塔儀式:

  • 基督宗教

基本流程:舉辦追思會→晉塔安奉→獻花祝福

基督宗教的晉塔儀式通常比較簡單,無特殊忌諱,不會特別挑選日子,主要會舉辦追思會,開放讓親友來追思逝世的親人。在追思會後,會由家屬和親友帶著骨灰罈或骨甕,前往靈骨塔安放。最後在離去時,一一獻花表達最後的祝福。

  • 佛道教

基本流程:迎靈晉塔→報到登記→祭拜誦經→晉塔安奉→燒化紙錢→圓滿

佛道教的佛道教的晉塔儀式通常會有法師或道士主持,一開始安排高級禮車將先人靈骨護送至靈骨塔(也就是靈車),恭請靈骨下車並將家屬引導至晉塔廳,一人代表到櫃台辦理報到登記、核對資料,法師接著會引導家屬祭拜土地公、三寶佛或地藏王菩薩,將準備好的供品放上供桌,再來是法師誦經,誦經階段家屬也可以參與,一起念經禮佛。

誦經完成後,一人代表手捧骨灰罈,家屬跟隨法師念佛前往塔位前,將骨灰罈或骨甕安奉入位,同時會和逝世的親人做最後的拜別。骨灰罈安奉好後,最後就是收拾供品,並燒化金銀紙錢(也可以由靈骨塔方代為燒化),晉塔儀式到這裡就圓滿完成。

晉塔需準備的供品

在佛道教的習俗中,晉塔儀式通常會準備以下三份供品,分別給土地公、佛祖以及先人,實際份數會依照個人、家庭的禮俗,或各家靈骨塔文化來決定。

供品
土地公 糖果、餅乾、花生,或簡單準備一份水果及適量紙錢。
佛祖 餅乾、水果、鮮花及適量紙錢。
先人 *五味菜碗(五碗菜加一碗飯)、三牲、白飯、水果、酒或茶水、一副筷、鮮花及適量紙錢(蓮花金、福金、銀紙、往生錢)。
※備註:供品內容沒有絕對,主要還是心誠意足最重要。

五味菜碗:指的是一般家常菜,因為家常菜通常會有「酸、鹹、甜、辣、嗆」等五種口味,因此稱為五味菜碗。拿來祭拜先人時,通常會以先人生前愛吃的食物來做準備。

4個晉塔禁忌須注意

而在晉塔儀式中,有些禁忌事項需要留意,以下列出4點,並一一說明原因:

1.晉塔穿著以深色素雅為主,避免過於鮮豔

晉塔儀式為求得體,參與者盡量會以深色素面衣服為主,避免過於鮮豔的顏色,會顯得不莊重。

2. 靈骨塔內盡量不要拍照

由於在靈骨塔內拍照會影響到塔內的往生者,因此不建議在塔內拍照。

3. 不宜喧嘩、跑跳、喧鬧

晉塔儀式是相當嚴肅的場合,通常會保持安靜,不宜喧嘩、跑跳或嬉鬧。除了是對往生者的尊重,也是避免打擾到靈骨塔內的其他家屬或工作人員。

4. 拜別後不宜回頭(不坐回頭車)

傳統習俗認為,拜別逝世的親人後,不宜頻頻回頭,除了有避免招惹陰靈的說法,也有希望往生者能安心,不要牽掛在世家人的象徵意義。另外,習俗上還有「送去不送回」,在晉塔儀式中,送去火化晉塔的車不能坐回家(晉塔不坐回頭車),因此,家屬需要自行安排車輛回程。

晉塔常見FAQs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對於晉塔儀式有更完整的瞭解,以下將整理一些關於晉塔常見的問題,並一一解答。

無法進行晉塔儀式怎麼辦?

如果塔位還沒安排好、遇上流年沖煞,火化當天不宜晉塔、沖煞到親人生肖或沖煞方剛好是塔位座向等,導致無法在火化當天進行晉塔儀式,可以另外向公立塔位申請暫厝地點,暫時安置骨灰罈,或選擇原位暫厝,避開沖煞。

晉塔後多久祭拜一次?

依照傳統習俗,晉塔後會再祭拜三次,包括百日、對年和三年。就是在往生者逝世後滿一百天、一年和三年時,會準備鮮花、水果等供品來祭拜,不過隨時代改變,現代禮俗通常只作百日和對年,作三年已經不太講究。其餘特殊節日,如清明、端午、中元、中秋及農曆過年前等,則是看各家族的習俗而定。

晉塔儀式要進行多久?

完整的晉塔流程從火化後開始,到將骨灰罈安放進塔位,燒化完紙錢,最後圓滿結束,整個過程大約會進行3-4小時,確切時間還是要看實際的儀式安排。

晉塔有誰不能去嗎?

其實晉塔儀式沒有特別規定誰不能參與,但有4種人員會建議評估是否參加,以下將列出不宜參加的人員與原因,提供大家參考:

建議不宜參加晉塔:孕婦

由於傳統習俗認為,喪事帶煞,喜喪會相沖,擔心孕婦參加喪葬儀式會影響胎兒。同時也考量到孕婦身體狀況,儀式較長可能容易疲勞。因此會建議孕婦不要參加任何喪葬儀式,如晉塔。假如要參加,通常會在孕婦腰上綁紅線或紅布條,除了擋煞的象徵,也能作為一種辨識,提醒賓客與工作人員,避免碰撞或讓孕婦做跪拜動作。

建議不宜參加晉塔:小孩

一般來說,會建議小孩避免參加晉塔,主要有兩點考量,小孩年紀如果很小,情緒與行為較難以控制,如果儀式長,怕小孩可能坐不住;儀式場面嚴肅,且小孩對死亡比較沒有概念,擔心會嚇到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等。此外,如果是年紀很小的嬰幼兒,抵抗力較弱,考量健康因素,通常也會建議避免參加。

建議不宜參加晉塔:治喪中的親屬

傳統習俗上,治喪期間(家中辦喪事)、還沒滿百日的親屬,通常也會建議不宜參加晉塔。因為除了喜喪會相沖,喪對喪也有沖煞問題須注意。

建議不宜參加晉塔:與往生者生辰或生肖相沖的親屬

如果生辰八字或生肖和往生者相沖,習俗上也會建議迴避參加儀式。生肖部分,通常喪禮上會貼告示告知,至於生辰部分,如果家屬比較講究就會主動告知,參與者也可以事先詢問。

以上是常見會建議迴避參加晉塔的4種人員,但實際上還是看個人身體狀況以及家族傳統習俗考量,沒有硬性規定。

台中塔位推薦:福龍紀念園塔位

看完了完整的晉塔儀式介紹,相信大家除了清楚知道流程、需準備的供品與禁忌,也瞭解塔位選擇是很重要的環節,選擇一個合適的塔位,才能讓逝去的親人獲得寧靜、永遠安息,翰鑫福龍紀念園會是值得放心的好選擇。福龍紀念園的內部塔位分為兩區,包括璞園與璽園。璞園空間較一般塔位更寬闊,設有小前庭,可放置先人珍愛的小物,或擺放迷你傢俱,打造家居感。共有金玉山水(單人位)、萬代福榮(單人位)及圓滿晶鑽(單人位/雙人位)等3種塔位供選擇。

璽園內空間設計則是前窄內寬、凝神聚氣,氣場強大,若由上俯瞰,建築形體有如古典花瓶,帶有「平安」之意。提供蓮華寶座(單人位)塔位做選擇。

「塔位」是為心愛的親人或提前為自己準備,一個能安心永住的家。翰鑫福龍秉持著「每個生命都具有其存在價值」的經營初衷,用心管理與打造福龍紀念園,提供最真誠的服務與商品,包括客製化家族墓園、直立式墓基、夫妻塔位牌位、個人塔位、祖先牌位等,相信在生命的最後,會是值得信賴且安心的選擇。

全商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