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多樣,以下為其中幾種習俗:
1.掃墓:民間有「培墓」和「掛紙」兩種掃墓方式,培墓即是掃墓、祭拜,掛紙是替祖先修建房子。掃墓也是親緣關係的交流和溝通的方式,透過掃墓,人們可以與先祖的磁場能量進行交流,獲得正能量。
2.吃潤餅:潤餅起源於寒食節,因為當時不開火,所以只能食用潤餅。據說太平天國時期,人們因為戰亂沒有時間準備祭品,就想出用潤餅代替祭品。
3.吃紅龜粿、草仔粿:因為寒食節不開火,紅龜粿、草仔粿是可以蒸熟後保存多天的食品,所以人們習慣在這個節日食用。
4.插柳:清明是中國的三大鬼節之一,人們為了防止鬼的侵擾,紛紛戴上柳條,以避邪。
5.踏青:踏青其實就是春遊,人們在這個節日裡可以到戶外享受春天的生機和溫暖。
6.盪鞦韆:盪鞦韆可以增進健康,也可以培養勇氣,人們在盪鞦韆時口中唸「霉運去、好運來」,以轉換運勢。
7.放風箏:放風箏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活動,人們可以享受陽光、良好氣場和自在的放鬆,同時也可以放走霉運。
8.拔河:拔河是一個古老的傳統活動,是為了祈求五穀豐登和訓練士兵的體能。在拔河比賽中,人們還會加上鼓節和歌謠,讓比賽更加熱絡。